English

认识城市经济学

2000-05-24 来源:中华读书报 王明浩 我有话说

很高兴看到了饶会林教授新著《城市经济学》的出版。《城市经济学》用更高、更广的视角,从更深、更细的层次研究城市经济的内在规律,以及城市经济与内外环境的关系,从而使我们对城市经济学的内涵和外延有一个新的认识。

城市经济学的贡献,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拓展了经济学研究的领域,填补了传统经济学研究的空白,同时还促进了一般经济学原理的发展和变革;二是从理论上指出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三是提出了经济管理理论和制度更新的要求,推进了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变革,指导城市领导提高城市管理的水平。

城市的形成、城市的发展、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有没有规律?《城市经济学》对此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很有见地,大有启迪。

1、在城市化的中前期阶段,大城市化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在城市化的中前期阶段,由于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农村的经济发达程度及社会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异,农村人口及小城市人口在流动过程中必然首先向大城市集中,或者向比较好的中等城市集中,使得大城市逐步发展为特大城市,中等城市发展为大城市,大城市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地增长,这就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大城市化。

2、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区域经济的综合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动力。

工业化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并形成城市对农村人口的巨大吸引力。农业现代化是城市化的外部推动力。区域经济的综合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综合动力。

3、城市区位、社会历史背景、市场发育、政策与政府行为是城市和城市经济发展的条件。

城市区位、社会历史背景是城市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空间条件、自然条件、历史条件和社会条件。这些也是城市先天生成的客观条件,是很难在短时期内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必须尊重这些条件,充分利用这些条件,但很难逾越这些条件,这是城市和城市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市场发育是城市和城市经济发展的保障条件。市场发育是否健全,是否迅速,直接影响着生产要素是否合理地、畅通地流动,影响着城市的兴衰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政策与政府行为是调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多种因素能否发挥最大作用的重要条件。政策与政府行为又取决于城市领导层(包括市长及政府各部门主要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和能力。

4、城市经济的“自组织”现象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经济学》指出:“又竞争又合作,这是现代经济的本质特征,也是现代经济‘自组织’的两个方面,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自组织”现象是经济领域的自动调节,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体现在城市经济的聚集与集中,其后果是,大城市以它优越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不断地吸引着其它城市和农村的人口。《城市经济学》指出:“只有发展到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和农村的生产优越性基本相当的时候,大城市的发展才能停止,城市差别、地区差别才能真正消失。”

5、城市经济的新陈代谢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规律。

城市是一个有机体,在它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必然会有一些新的、充满活力的经济细胞在滋生、增长,同时也会有一些陈旧的缺乏生机的经济细胞在衰败、死亡。城市要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培养新的经济细胞,淘汰落后的、即将死亡的经济细胞,这就是城市经济的新陈代谢。培养新的经济细胞,就是培育新的城市经济增长点,具体说,就是要在充分发挥现实优势的基础上,挖掘城市的潜在优势,转化城市的潜在劣势,创造和开拓城市新的优势。

我国现在有特大城市37个,大城市48个以及583个中小城市,从城市规模效益方面看,是否还有潜力?《城市经济学》明确指出,还有潜力,具体分析有以下4点:一是我国城市规模等级的成长尚处于年轻阶段,无论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都可以向上一个规模等级发展。二是我国大城市的发展与它的自然极限还有很大的距离,上海这一中国最大的超级城市还能开发建设浦东新区成功的实例就说明了这一点。三是按照城市化进程的规律,我国尚处在集中型城市化阶段,需要进一步发挥城市规模效益,以加快城市化发展的速度。四是我国大城市的生产要素容量潜力还很大,尤其是土地的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这里说的土地潜力,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城市内已有土地的利用率不高,土地效益,尤其是大城市的土地规模效益还没有充分地得到体现;另一方面是我国城市,主要是大城市、特大城市的用地面积过小,无论是从城市的规模来说,还是从土地自身的效益来说,用地过小,必然会影响效益,制约城市发展,因此,应该合理地扩大大城市、特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以求取得最佳的用地规模效益。

《城市经济学》通过评介城市治理区域(Citistate)理论,提出了城市区域经济的主要规律是:受生产力决定的城市区域经济一体化规律、协调发展规律和不断扩大联合的规律。具体说,城市区域一旦形成,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将要求经济在城市区域内整体发展、有序发展,不容许多头发展、无序发展;城市区域经济的各个部分、各个部门、各个产业的发展比例和速度要相互适应、配套,要有合理分工、合理集中和合理分布;城市区域经济系统具有层次性、交错性、开放性,在有资源保障和可持续发展进行顺利的条件下,具有不可抑制的进行性生长的机制和扩大经济联合的要求。《城市经济学》分析了在我国建立区域经济组织、发展区域经济的特殊重要意义,提出加强对城市区域的理论研究和建立区域经济组织方法的研究,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冲破“诸侯经济”的制约,分层次组建大城市区域经济组织。对于城市区域组建的模式,《城市经济学》提出了典型的、非典型的和其他型式的联合。在城市区域联合型式中,往往会遇到行政区划的问题。饶会林教授提出了一个“并市”的设想,很有新意,可以一试。

由于篇幅有限,只能搁笔。对于《城市经济学》中许多精彩的部分,如城市经济结构、城市经济环境、城市经济管理等篇都没有谈及,就是本文中涉及的部分也没有读细、读深、读透,理解得也不全面,或者不太确切、甚至可能还有谬误的地方,请饶教授和各位学者指正。

(《城市经济学》,饶会林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